毕业生为何争跳“农门”?

浏览:1655 作者:维权网 评论:0 发布日期:2006-12-11 8:49:38
 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包括名牌大学毕业生争当农民。发生在浙江省台州市的现象令人费解:截至目前,该市已有近5000名大中专毕业生办结了“非转农”手续,重返“农门”。

  考上大学,当个城里人,曾经是无数农村孩子的梦想。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些孩子放弃城市梦,重归田园?

  “香饽饽”争求――

  要满足几大条件 待遇等同村民

  一段时间以来,每天一大早,椒江区政府办证中心公安窗口前,都簇拥着一批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这些来自台州农村的历届大中专毕业生,是来办理“非转农”手续的。

  公安窗口主任杨椒君告诉记者,这些人中不乏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牌大学毕业生。她表示,“他们回原籍落户后,与当地村民享受同等待遇,并承担相应义务。”

  历来被人们轻贱的农村户口如今竟成了“香饽饽”,以至椒江区政府不得不在今年5月1日出台了《大中专毕业生回原籍农村落户实施办法》,规定1995年及以后毕业(肄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将户口迁回原籍农村。但要满足3个前提条件:未曾被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控股)企业和区(县、市)属集体企业正式录用;迁出时属农业户口;本人生活在原籍农村。

  据介绍,自2005年9月路桥区畅通“非改农”渠道后,黄岩、椒江两个区随后跟进。截至目前,3个区已帮近5000名大中专毕业生重返“农门”。

  “城市梦”难圆――

  城乡差别缩小 务实“不如归去”

  今年24岁的崔国利等了4个多月,终于顺利拿到“非转农”准迁证后,很是开心。去年7月,他从江西一所大学毕业后回到椒江,在一家农产品检测中心干起了临时工,月工资1000元左右。

  “城市生活压得我透不过气来。” 崔国利给记者算了一下自己的生活成本:一个月房租费300元,餐费300元至400元,即使不算买衣服、鞋子之类开销,工资已所剩无几。

  “虽然拥有城镇居民身份,但高房价、高消费使很多农村大学生的城市梦依然遥不可及。”椒江区公安分局政治处主任陈再灵说,一些毕业生无奈之下产生了“不如归去”的想法。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城乡差别已不像以前那样明显。当城市的高消费和缺乏保障让一些低收入阶层无法忍受时,农村则呈现出美好的前景。

  路桥区政府办证中心公安窗口主任刘巧婵说,如今农村的土地在不断升值,一块位置稍好的宅基地就值几万甚至几十万元。一些村还为村民上养老和医疗保险,还给困难村民发最低生活保障费。这对于一些在城市里陷入困境的毕业生们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崔国利说,与其当一个徒有虚名的城里人,还不如当一个农民实惠。这样至少能分到土地,如被政府征用,还能得到一笔不菲的补偿金。即便土地没有被征用,起码可以种田种菜,不用担心温饱。“现在政府又在规划新农村建设,留在农村也会有很好的发展机会。”他说。

  “新知青”返乡――

  为新农村助力 引发利益调整

  争相“非转农”的大中专毕业生被一些人称作“新知青”。“新知青”返乡现象带来了什么?

  浙江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班茂盛副教授认为,毕业生争当农民,既反映出新农村建设的巨大吸引力,也折射出房价过高、社会保障不足等“城市病”。“非转农”不仅解决了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

  陈再灵也认为,“这些在城市里‘待不下去’的毕业生,可都是农村里走出去的精英。”

  不过,记者了解到,由于“非转农”牵涉到农村利益的重新调整,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政策空白、回乡大中专毕业生与原籍地农民间在承包土地等方面的利益之争等。浙江省公安厅户籍管理人员告诉记者,“非转农”因为牵涉的利益众多,公安部门原则上是控制的,但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制定政策。

以下是网友对 毕业生为何争跳“农门”? 的评论:
[本主题共0条评论 | 每页显示6条评论]
评论前,请先 登录
验证码: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诚信企业 理事单位 质量监督

3.15诚信维权网
声明:凡本网注明“3.15诚信维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3.15诚信维权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本网转贴的文章均转载自国家正规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致电010-61706839 或者发邮件至china_xfz315@126.com 京ICP备12034147号-1
版权所有:3.15诚信维权网 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本站 显示器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像素效果最佳

网站备案序号:[ 京ICP备 1203414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1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