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记者“探宝”珍本报刊

浏览:1463 作者:维权网 评论:0 发布日期:2007-4-24 8:48:30
 

  图为师生们正在参观。
    本报记者 陈 斌摄
  “这是在根据地出版的人民日报创刊号,还套红哪,真是难得一见。”人民日报社原总编辑、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轻抚着泛黄的报纸,望着眼前的《向导》周刊、《红旗日报》、《解放日报》等一批党中央机关报珍藏本,激动不已。

  4月23日,第十二个世界读书日,“准记者,欢迎你”的标语在人民日报社图书馆门前赫然入目。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近70名师生,成为了首批珍贵馆藏开放的见证人。

  “太珍贵了。这些报纸平时只能在书里读到,今天可是亲眼见到真本了,像是回到了革命年代!”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一年级研究生罗有晗对每一份旧报纸都爱不释手,从《抗敌》、《晋察冀日报》等根据地报纸,到《向导》、《红旗》等各个时期的中共中央机关报,她都看得仔仔细细。

  她的同学朱一彬则更喜欢梁启超创办的《新民丛报》以及第一版《毛泽东选集》等珍本资料。“真是很难得。感觉看的不是旧报纸,而是重要文物,仿佛置身于当年老报人的工作环境中。”

  人民日报社图书馆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939年,现珍藏近百种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出版的报纸,而且80%以上都是整套或基本整套的原版报纸。这些报纸藏品是研究党的机关报史和革命根据地报刊史的第一手实物资料,而且不少是存世孤本。

  图书馆还珍藏着以清雍正年间的《京报》、梁启超主编的《清议报》等原版报为代表的30多种清朝和民国时期出版的报纸,以及以清乾隆版为年代下限的一批“珍本图书”和“善本图书”。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王健华说:“这些书不但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向外界开放,对一些学者的研究也相当有益。”

  这些首次公开亮相的“宝贝”引得参观者阵阵唏嘘惊叹。看到学生们兴味盎然,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主任唐绪军说,“图书馆对年轻人很重要,能有书读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对于一名记者,读多少书都是不够的,真希望大家能以书为伴。”

  “展出的虽然是冰山一角,但仅凭展览的东西,也足以使人震撼。阅览这些可以让年轻人更深刻地了解党史,了解中国新闻史,比讲多少课都要深刻。”范敬宜随即走到当年邓拓工作的办公桌前,提笔写下“广搜厚积 功盖兰台”八个字赠予图书馆。即将离开图书馆,抚摸着这张镶着灰黑花纹大理石的木雕办公桌,朱一彬有些恋恋不舍,“还是有些不过瘾,要是以后能看更多的藏书和藏报就太棒了。”

    《人民日报》 (2007-04-24 第04版)

以下是网友对 准记者“探宝”珍本报刊 的评论:
[本主题共0条评论 | 每页显示6条评论]
评论前,请先 登录
验证码: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诚信企业 理事单位 质量监督

3.15诚信维权网
声明:凡本网注明“3.15诚信维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3.15诚信维权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本网转贴的文章均转载自国家正规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致电010-61706839 或者发邮件至china_xfz315@126.com 京ICP备12034147号-1
版权所有:3.15诚信维权网 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本站 显示器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像素效果最佳

网站备案序号:[ 京ICP备 1203414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1004号